有很多前来咨询孩子说话的家长,都会说这句话:我家孩子不愿意说话,但听得懂我们说的啥,是什么原因,怎么办呀?
孩子『不愿意』说话有几种情况:不太会、不需要还是真的不愿意。找到真正原因才能“对症下药”。
Part.1
不愿意说话的
真正原因是什么
我们从1一种情况入手。
关于“不太会”说话
一部分孩子不太会说话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,家长仔细回想一下,有没有下面的这些情况:
① 家长语速过快,孩子很难模仿
家长说话速度太快,孩子跟不上,自然不能模仿说话,慢慢的就导致孩子的语言发育进程落后同龄人。
比如自己的孩子才开始叫“爸爸”、“妈妈”的时候,大多数同龄孩子已经会能听懂“去吃饭”、“该起床了”等简单的命令了。
▲0-3岁孩子语言发育进程
②家长没有正确认识孩子的说话能力
家长说“我要喝水”,孩子也说“我要喝水”,很多家长就认为孩子已经能够表达自己喝水的意图了。然后就进行更复杂的教学了。
其实,这种想法是进入了一个误区。
孩子说“我要喝水”,可能只是在重复家长的话,但还知道“我”和“喝水”之间的联系。
▲0-3岁语言发展阶梯
③ 不给孩子反应的时间,打断孩子思考
在问诊时,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。
医生让孩子“把玩具放在桌子上”,并默默观察孩子几秒钟。
但在旁边的家长看到孩子没动作就很焦急,马上重复医生的话,同时在说“娃娃”时用手去指娃娃,说“桌子”的时候拍了拍桌子。
可见,如果家长平时也这样教孩子。慢慢的,孩子就会一遇到不能马上说出来的情况,就等家长的提示。
久而久之,孩子就不愿意去思考了。
所以孩子不太会说话,可能是孩子自身语言落后,家长错误估算孩子语言能力,家长太急躁等原因造成的。
▲住院医生引导孩子认识数字
关于“不需要”说话
有的家长堪称“读娃机”,孩子嘴一瘪、手一指,就知道他要什么,并火速送到孩子手里。
家长太善解人意会让孩子产生懈怠感,让孩子没有说话的动机和欲望:反正我不开口说你都知道,那我还开口做什么。
关于“不愿意”说话
如果孩子在学说话的过程中受到挫折,甚至更坏的影响,那么孩子就会不太愿意说话。
①家长的坏情绪打击了孩子
比如用命令的口吻让孩子“快说啊!”“你说话啊!”,吓得孩子不敢吱声,害怕说错,或者直接嘲笑孩子“这都不会说,太笨了”……
哪怕孩子说出来,家长有时也会带着埋怨的语气说“你可终于知道说话了!”、 “这还差不多”,甚至让孩子“再说一遍!”。
②家长和孩子的互动太少
如果孩子的语言发育较慢,可能向家长发起的互动就少,家长会认为孩子现在没有需要,不自觉地减少和孩子的互动,从而让孩子从互动中得到的语言和社交输入就更少,形成负面循环。
分析了孩子不愿意说话的原因之后,我们要怎么让孩子愿意开口说话呢?
Part.2
让孩子愿意开口说话的方法
01. 让孩子模仿你的语言
开口说话首先要会模仿。
家长可以坐下来,和孩子面对面,说话时放慢速度、夸大口型和动作,让孩子重复你教他的词。等孩子能准确模仿出你说的单字或词语,再教下一个。
家长要把握重复的尺度,如果孩子已经很焦躁,家长需要及时调整策略。
用动作+声音引导孩子模仿认知五官
有的家长会说,这要变成鹦鹉学舌可怎么办。
持续模仿的根本原因在于认知能力没有跟上,也就是没明白你的话的意思,当他能力上来的时候,这种情形自然就减少了。
02. 增加词汇量
一般从日常的使用的名词开始,然后是动词、形容词等。然后是词语、短句……
图源丨《特殊儿童语言与言语治疗》程小娟、张婷主编
03. 给孩子创造提问的机会
比如把孩子喜欢的玩具飞机放进盒子里,然后打开盖子,问孩子“这是什么?”然后辅助TA说“飞机”,并把飞机递给孩子。逐渐让孩子把“这是什么”和飞机联系起来。
然后,再把飞机换成其他东西。如此反复训练的目的是告诉孩子,碰到不知道名称的东西可以问“这是什么”。
从而增强他主动发问的动机,引导孩子主动说话。
对孩子提问的时候要给孩子留一定的思考时间,不要包办、代劳。
▲康复老师引导孩子说“要”表达需求
04. 把握住孩子的需求
孩子渴了,就教他说“喝水”;
孩子饿了,就教他说“吃饭”;
想玩玩具了,就教他“汽车”“飞机”
……
注意观察孩子的需求,抓住机会,引导孩子说话。
▲康复老师利用卡片引导孩子说话
总之,当孩子说话出现问题时,一定要找准原因,然后“对症下药”,教孩子说话才能事半功倍。
End
家长疑问
如果你还知道更多的关于孩子语言的干货、训练方法,可点击在线咨询直接预约吴亚平主任。